
这几天,国际上最热闹的事就是美欧一起对俄罗斯动手了。 美国先在22号官宣了新制裁,欧盟紧跟着就拿出了第19轮方案,俩家都盯着俄罗斯的能源、钱袋子还有外交这些要害处,全球能源市场一下就慌了,俄乌冲突的走向也更扑朔迷离。 美国这次专挑俄罗斯的能源命脉下手,把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这俩巨头都列进了黑名单。
华盛顿还说,搞制裁是因为俄罗斯“没好好推进乌克兰和平进程”,这话听着有理,但明眼人都知道,核心还是想压垮俄罗斯的经济支撑。 跟美国比,欧盟这边就显得有点磨磨唧唧了 本来也想制裁卢克石油,但斯洛伐克这些国家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硬扛着差点用了否决权,无奈之下欧盟只能绕开卢克石油,只制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气石油公司。 欧盟还玩了个小聪明,短期把俄罗斯海运原油价格压到47.6美元一桶,想挤人家利润; 但液化天然气的禁令却推到2027年才生效,给比利时、法国这些国家留了缓冲期,说白了就是怕自己先扛不住能源短缺。
除了能源,欧盟在其他领域也没闲着。 加密货币平台第一次被拉进制裁名单,不少俄罗斯银行和支付系统也被进一步封锁。 海上运输更狠,又加了117艘“影子船队”到黑名单,现在总数都558艘了,这些船既不能进欧盟港口,也用不了欧盟的服务。 还有45个被怀疑帮俄罗斯躲制裁的实体也遭了殃,其中12个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看得出来欧盟是想把网织得更密,不让俄罗斯有漏洞可钻。 外交上也出了新规矩,俄罗斯外交官要跨国旅行,得提前24小时报备,还可能被直接拒绝,说是怕俄罗斯搞“信息操纵”,这已经超出单纯的经济制裁了。
美欧表面上喊着“统一战线”,美国财长贝森特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完电话就同步宣布制裁,都说是为了“打击俄罗斯战争机器”、推动俄乌停火。 但内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美国特朗普的态度就很摇摆。 摇摆 本来想主张让俄乌直接谈,但8月那次会晤没结果双盈策略,他又转口说制裁“来得及时”,可转头就取消了跟普京在布达佩斯的峰会,还说“时机不对”。 更有意思的是,他明确说不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理由是“训练费时间,技术也不能随便传”,这操作一看就是想给自己留后路,没打算把跟俄罗斯的关系彻底闹僵。
欧盟这边的“统一”也掺了水,这次制裁其实是欧盟游说美国好久才促成的,之前双方在施压力度和节奏上一直有分歧。 北约秘书长吕特跟特朗普聊结束冲突的事时,俩人虽然都同意要“持续压俄罗斯经济”,但也承认“没具体的和平方案”,说白了就是凑在一起装样子,心里根本没谱。 面对美欧这波操作,普京的反应一点不软。 他直接说美国这制裁是“不友好之举”,不仅改善不了俄美关系,还得让矛盾更僵。 本来想会不会俄罗斯经济扛不住,但普京挺有信心,说这制裁对俄经济没大影响,还担心别搞乱全球能源市场。
这话里也藏着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底气,毕竟全球好多国家都要靠俄罗斯的能源,真乱了对谁都没好处。 最后普京还撂了句硬话:“有自尊心的国家不会被压力逼让步,俄罗斯就是这样”,明摆着在核心利益上绝不会松口。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没客气,说制裁根本没用,反而会坑了欧盟自己,还说俄罗斯这么多年被制裁,早就有“免疫力”了。 这话不是吹牛,更实在的是,俄罗斯直接搞了战略核力量演习,发射了洲际导弹和巡航导弹,这意思很明显,你用经济施压,我就用军事亮肌肉,谁也别想占上风。
其实俄罗斯也不是没准备,这些年早就把能源出口转向亚洲,跟中国、印度搞了不少长期合作,抵消了欧洲市场萎缩的损失。 钱方面也在推本币结算,建自己的支付系统,不用再看美元欧元的脸色。 加上国内工业体系还算完整,不是随便就能被掐断供应链,这些都是俄罗斯抗制裁的底子。 制裁一出,最先受影响的就是亚洲的买家。 可以预见的是,印度的炼油商开始准备少买,毕竟谁也不想惹上麻烦,这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欧盟这边也没捞着好,全球油价也跟着波动,俄罗斯只能靠打折卖油维持出口,能源格局变得更乱。 最关键的是,制裁没让停火更近,反而更远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说制裁是为了让俄乌赶紧停火,但俄罗斯不这么想,觉得停火会让乌克兰有时间重整军备,到时候打起来更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不松口,说要“持续施压”,不放弃领土。 如此看来,双方根本没达成共识,制裁反而让彼此的信任更差,原本就难走的谈判路,现在几乎被堵死了。
回头看这波制裁,美欧表面一起动手,内里各有各的心思,美国摇摆不定,欧盟处处妥协;俄罗斯这边又硬气又有准备,制裁根本没成马克龙说的“转折点”。 其实制裁从来不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反而让全球经济和政治更分裂。 要想停火,还得靠双方坐下来谈,但现在这情况,怕是这谈判的钥匙,还得在迷雾里找一阵子。
配先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