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信证券,浙江省东阳市林栖三十六院工会举行首次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会,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代表围绕职称评定、技能提成、阶梯工资三大议题展开平等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林栖三十六院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标杆企业,运营非遗工坊、乡村博物馆、艺术驻地项目等6大板块。
“年轻职工渴望通过考证提升职业认同感,但以前公司缺乏配套支持。”来自点翠工坊的牧之作为职工代表首先发言。企业方迅速回应,财务经理杨凯文现场公布《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方案》,将技能岗位划分为5档东信证券,并承诺为职工提供培训资源和考试费用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非遗传承人特殊属性,企业方明确表态:未取得技能证书但拥有县级及以上非遗称号的职工,可参照对应等级享受待遇。蓝印花布手艺人冯千里对此点赞:“这既尊重非遗传承规律,又给了我们‘双轨晋升’的机会。”
在第二议题协商中东信证券,企业方抛出“工坊提成+技能激励”组合方案。企业方首席协商代表李卓颖宣布,每年划拨5%利润设立专项激励资金,高级技师可享受工坊营收提成,并举例说明:“一位精通双面绣的技师若带出3名中级工学员,其年度提成可达基础工资的20%。”职工方代表丹青评价该方案“让手艺人的坚守看得见回报”。
种植部徐晓东提出的阶梯工资诉求获创新性落实。企业方将食叶草种植员薪酬拆解为“基本工资+技能补贴+团队绩效”,并设置成活率、技术改进等量化指标。种植员未来可通过参与“全域推广计划”晋升至管理岗,实现“农民变专家”的职业跃升。
经过1小时协商,3项议题均形成书面协议,双方首席代表现场签字。工会将推动合同经职代会表决后报人社局备案,并建立联合监督小组跟踪执行。
在东阳市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毛丰华看来,此次协商以非遗技艺价值量化为突破口,为传统文化行业工资改革提供了样本。通过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既让职工共享发展红利,又能让企业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据悉,该企业今年将启动“非遗工匠工作室”评选,进一步拓宽职工成长通道。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羊荣江 通讯员杜娅玲)东信证券
配先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